21世紀的社會是漲聲不斷的,現在的房價、物價都漲了。下了班,習慣性的買一本《讀者》。仍舊拿出4枚硬幣,報刊亭阿姨在八卦的間隙中,唾沫的橫飛中擠出了“6塊”。愣了一下,再加2枚硬幣的同時感嘆,又漲價了。付完錢,記憶就開始忙碌了起來,想起近期的科勒漲價事件,是偶發還是必然?還有哪些品牌在明里暗里的漲價?既然大勢所趨,怎么去應對?價格上漲,擋不住。
想著想著,陡然覺得手里的《讀者))厚了些許,粗略的翻了翻,彩頁赫然入目,先不說內容有何進益,單從頁碼、紙張、版面,就能摸出漲價的蹤跡。所以說,漲價絕對不是商家自己的“一廂情愿”,而是多種因素的存在,會讓每個人都會陷入漲價的洪流而不能自持。近幾年,各個行業的漲價傳聞一直不絕于耳,當然了,裝修行業也不能例外。
就在不久前,朋友圈里一則“科勒即將在2015年3月份全面漲價的消息”讓一眾嗅覺靈敏人們似乎聞到了“危險”,看來漲價的不僅僅是科勒,一定還會有更多籌謀許久的待漲價在等待著消費者。很多商家也表示,現在的人工費、運費、原材料、店鋪租金價格的不斷上漲,各種成本的增加,迫使了上海家裝行業的“被漲價”。伴隨著今年樓市的回暖,裝修行業也會借著這股暖流來一次發展,需求多了,銷售量跟上了,那么價格也是不可避免的會呈現上漲的趨勢。